学校于1984年由民政部创办,2000年部委学校改革成为湖南省人¤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、省教育厅直属高校。是首批(28所)国家示范性高卐等职业院校、教育部认定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。2019年成功入围中国特色々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(简称“双高计划”)第一轮建设单位。
学校坚◥持立足民政、面向社会、适应市场、开放办学,以服务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,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,面向民⊙政行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工作一线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□面发展,心理健康,具有“爱众亲仁”道德精神和“博学笃行”专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。
学校校园面ㄨ积1024亩,全日制学生1.87万余人。现有9个二级学院,组建了“社会管理与服务”、“健康养老服】务”、“民政信息及智能化技术服务”、“现代商务服务”4个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和“创意设计↓与传媒”、“应用外语服务”2个支撑特色专业群.有民政管理、老年〗服务与管理、现代殡葬等46个专业,有省部级以上示范(重点、骨干、特色)专业22个,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,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4个、省级⌒ 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1个、湖南省中职专业课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联合培养本科试点专业1个。
学校积极创■新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”人才培养模式,实施学分制,推行小班制教学,开展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试点。率先在全国≡探索“空间教学”,创新解构工作、重构学习的教学资源建设方式。实现高速♂网络全覆盖,建成大数据中心、校园一卡通。积极探索基于信息化的“善教乐学”新课堂和课程资源建设。开展空间-PBL、空间-ISAS、空间-预约制、空间-翻转课堂▂等系列教学改革。建成世界大学城网络课程1300多门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】课17门、中国大学MOOC课程6门、湖南省名师课堂15门、微课896门,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。近五年,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※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8项,省级教学成果奖44项。获得国家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◥奖6项,省级教师教学能力设计比赛一等奖26项。获得教育部“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♀及活动优秀学校”、第一批“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”,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学校。
学校立足“一带一路”,全面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。与15个国家︻和地区的29所院校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目前在校来华留学生38名,其中∮学历留学生37名,语言生1名。
2018年,学校与老挝教育与体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签订《合作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议》;2019年,学校应邀参加第二◣届“中国与马来西亚职业教育发展●论坛·圆桌峰会”,签订了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教育合作的框架协议书》。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合作举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等专科▲教育项目。在马来西亚共建ICT认证培训中心1个,在老挝共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1个,已经培训44名老挝』教师,已向老挝输出电子商务、社区服务与管理、机电一体化3项国家专业标准。学校▓对接国际标准,引进国际一流企业的教学资源、课程体系、行业服务标准、国际▽人才培养标准用于人才培养。共选派74批307人↘次出访美、英、新、日、德、澳、瑞等国家或地区开展交流学习。坚持海外引智,连续四年作为湖南省唯一高职院校成功申报省外∑专局“海外名师大讲堂”项目,聘请来自美、德、日、韩、印度与台湾等十◥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余专家来学校讲学。
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坚决贯彻落↑实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落实全国、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湖南“创∩新引领开放崛起”发展战略,在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∞正确领导下,团结和带领全院师生员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创新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内涵发展,办学治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☆提高。近年来,学校获得“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”、“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”等国家级荣誉◆和成果216项。2018年全国高职三大标志性成果(国家级教学成果、教师教学能力竞赛、学生职业技能竞赛)综合排名,名列全国⌒第十;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4年与2018年两届获奖数排名,名列√全国第七;2015-2019年中国高教学会公布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㊣ 估结果(高职),名列全国第五。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“教学资源50强”“教学管理50强”“学生管理50强”“实习管理50强”。高考招★生录取分数线连续14年位居湖南省高职第一,多省份超过本科线,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同类院ξ校前列。学校将朝着“有民生情怀〓、民政特色、国际一流”的职业技术大学建设目标而不断努力。